close

【註】浮卡世為日語「漂浮」的中文發音;在日文釣魚書刊上,有時會看到用英文拼音的「fukase」字樣,也就是指的這個。

上一期把浮游磯釣的意義做了一番界定,也把看流水的技巧、找標點的方法、定釣棚深度的原則約略介紹完畢,本期繼續說明如何選用傢俬、釣組有哪些基本組合,以及南極蝦餌有哪些掛鉤法。
你都習慣用幾號竿、幾號線垂釣?還是說,會看場合機動調整所用的傢俬?

許多磯釣初學者都對這問題感到疑惑:為什麼各種用具都要分那麼多號數?難道沒有人想過,當要把這些東西應用到一起的時候,其排列組合上的變化有多麼令人昏倒?所以絕大多數剛開始接觸磯釣的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裝備,既省卻了傷腦筋的狀況又解救了荷包。

但不幸的是,越有經驗的釣手多半都越傾向主張隨機應變,也越會準備一拖拉庫各種不同型號的傢俬。

當然你也許會問:為什麼有些看起來釣齡等身的人,不管到什麼樣的釣場釣什麼目標魚,都始終堅持使用某種固定號數的組合下竿?

其實這類人數量相當少,且他們的功夫往往相當高強,頗懂得如何憑一套裝備吃遍天下(事實上他們也頗喜歡如此考驗自己,並為此頗引以自豪!),所以我們偶爾會看到生毛帶角之輩拿○‧六號竿配二號母線,既釣四指寬小雀鯛消遣又拼鬥 五十公分 以上大黑毛。

可是呢,在他們進步到這種能夠以氣御劍、飛花傷人的地步之前,還是必須先學會看場合選用雞絲頭、必須先花很多很多時間去鍛鍊功夫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怨嘆,媳婦熬久了終有成婆的一天,等你藝業精進到反璞歸真之境時,用什麼傢俬也就都不重要了!


選用器材的原則

基本上,選用傢俬時需要考慮風力與風向、魚種特徵(包括其食性、口的形狀等)、魚體大小、釣場地形(岸上、海底都要考量)、水流狀態、標點條件(遠近、深度等)、浪況大小、釣法類別、釣餌種類等等,以及同場下竿者多寡、使用何種釣法與傢俬、施打誘餌的手法如何

很複雜對不對?沒辦法,釣魚本就是一種玩物喪志的嗜好。我們就約略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好了:

一、在深度變化不夠大的波蝕棚淺岸下竿時(譬如東北角香蘭地區),往往需要把釣組往外「撐」出去或放流出去,才比較能夠企及魚隻所在位置,且搏魚時也常需避免線系被岩石割斷,故應使用較長的竿子--譬如說二十一尺以上--才妥當。

反之,若在陡峭的急深海岸下竿(例如東引地區),好標點多半都貼在岸際,搏魚時又較無掛底之虞,致使長竿不但顯得笨重,更還有不方便把釣組維持在標點內的麻煩,所以十五尺(甚至更短)就夠了。

二、當標點在磯際或近場時,通常目標魚體不會太大,對母線長度的需求也並不誇張,因此能夠容納四號線 一百米 的中小號紡車式捲線器即已十分足夠,但對本流型釣場而言,由於需要持續放線,且來咬的常常是大號尾長黑毛,甚至拉崙、紅魽等「粗雞絲」,是故具有纏繞五號線 一百五十米 以上實力的大力擼才夠看。

三、就浮游磯釣的特徵而言,母線最好選那種入水後會懸浮在海面下一、 二十公分 以內的產品(一般尼龍線多能達到此一要求),因為這種情況可使釣組較不受風的影響而產生你不想要的動態;但假如你玩的是沈式釣法(例如在釣組上掛了超量的咬鉛以拉沈丹錐,或直接以沈水天狗浮標下竿)就不同了,此時母線必須能隨釣組下潛,所以要有較大的比重才符合需要,可是太會沈的母線也不合用,因為那將使釣組乘流性大打折扣。(純粹的碳纖線就不適合,必須找那種尼龍與碳纖混和抽製的釣線,才比較有可能適合所需。)

至於母線的顏色和號數,基本上以容易辨識、夠力為選用原則,但也必須考慮拋投是否順暢(太粗的線當然不好拋)、受風與流的影響會不會太大(這也是粗線的困擾)、與其他裝備是否匹配(你總不能拿一號竿配八號線吧--除非那條線比那根竿子還貴)等等。在顏色方面,一般磯釣母線都做得十分醒目,這對掌握釣組位置、狀態自是有所助益,但如果你用的子線不太長(通常一噚以下就算短了),就不宜採用太過鮮豔的母線,否則容易引起魚隻的戒心。

四、現代磯釣子線幾乎都是用碳纖維(其實應說「氟碳樹脂」才對,詳見本刊一一六期「線縣家族內幕大公開」)製成的,而且越新的產品越克服掉了線體太硬挺的缺點,所以其基本性能已相當可以接受,重要的是:該用幾號線才恰當?

大多數釣者都主張子線號數不可大過母線,否則掛底時容易拉斷母線,導致整套昂貴傢俬(浮標、水中等等)隨波而去。其實這樣講並不盡然正確,因為第一、相同直徑的碳纖子線拉力值比尼龍母線大很多,所以即使拿四號母線來跟三號子線比,也極可能是母線先斷。第二、通常在垂釣的時候,從竿尖到鉤子這段距離內,母線的長度要比子線長得多,而尼龍線又是具備相當延展能力的,這使得它擁有比較寬裕的「緩衝」空間,故在受到大力拉扯時,即便是三號母線搭配四號子線,也往往是子線先斷!

是不是有點矛盾?其實不會啦!這是很正常的物理現象,也是那些仙角級人物敢拿○‧六號竿、二號母線去拼 五十公分 大紅皮攏的原因--他們的子線很可能超過三號。

五、那釣鉤又該怎麼選呢?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被冠上某種魚類名稱的鉤型去釣該種魚!所以黑鯛就用磯奴(黑鯛的日文發音)鉤來對付、苦累(黑毛的日文發音)鉤則當然是用來釣黑毛的。

可是要釣白毛、豬哥、黃雞之類沒有專屬鉤型的魚時,該怎麼辦?也不難,你可以第一、就用前述兩種鉤子給他「准」過去!因為對一般人來說(所謂「一般人」是相對於「龜毛人」而言的),這兩種釣鉤幾乎已能應付所有磯釣魚種矣。第二、採用以下原則:會咬線的魚使用鉤柄較長者,拉力超猛的魚用鉤骨粗者,小嘴巴魚拿鉤腰窄的對付,吃餌龜毛的魚以小鉤子料理牠!

但有兩個常常被忽略的小重點應該提出來說一下,那就是鉤子的顏色和重量。

以顏色來說,基本上黑色、亞黑色(有一點黑又不太黑的那種)、金色、不鏽鋼色、茶色等,是普遍可見的釣鉤外表,另外還有少數廠商針對磯釣需要,推出粉紅色(號稱南極蝦色)、綠色(謂之為藻餌色)等稀有顏色。

跟鉤身色澤最相關事項的就是釣餌種類,例如當你以南極蝦下竿時,金色、不鏽鋼色、粉紅色鉤都算合適,釣菜時則應選黑色、亞黑色、茶色、綠色鉤,否則會顯得十分怪異。(試想:假如你是一尾大黑毛,在快樂覓食的當兒,赫然發現一坨綠色海藻之中藏著根彎曲的金色金屬,你是會一口吞下它還是會掉頭而去?)

在重量方面,通常鉤骨越粗、鉤身越大者,其重量也越重,這即表示它越容易下沈、越難隨著子線自然漂晃,所以將越不適合用在流緩的場合;但換個角度來看,較重的鉤子卻比較能在急流裡維持較佳深度,也更能迅速帶著釣餌穿透雜魚搶食水域,發揮狙擊理想大物的效果。


浮游磯基本釣組配置

根據日本人的說法,使用浮標的磯釣方式共有三大基本仕掛,即固定式、遊動式、移動式(此三者都是根據浮標在母線上的狀態而言的),然後從這裡面又衍生出二段式、阿達利式、雙丹錐、子線浮標等等變化。不過為避免佔用太多篇幅,本文還是鎖定三個根本組合作一介紹就好了,其他衍生物請翻閱本刊一七期「磯上物釣之超精敏策略」,裡面有相當詳細的說明。

一、固定式釣組--簡單來說,如果浮標是直接安排在母線上某一固定位置,而不能自由上下跑來跑去者,就是所謂的固定式釣組。這種配置法可以單純到只有一條母線、一個丹錐、一支插梢、一個轉環、一根子線、一顆咬鉛、一枚鉤子,如此而已。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連轉環都省掉了,而改用母、子線直接結的方式下竿;或也有連咬鉛也不加,而改採承載力幾乎為零的極輕敏浮標者。

在組合釣組的時候,此法浮標與鉤子間的距離不應超過三噚,否則當收釣組上來換餌或搏魚完畢準備下撈網時,浮標會被收得太過接近竿尖絲道環,使擠斷竿節的危險性大為提高。而且,丹錐浮標是整個釣組上重量最重、體積最大的部位,如果它必須高高的頂在竿尖附近,子線、釣鉤下垂的長度才不致太長的話,那麼拋投工作勢必會變得相當困難。

這種仕掛堪稱所有浮游磯釣功夫的敲門磚,特別適合用在海水深度不大和魚群容易被誘集到淺釣棚的場合,且由於浮標被固定在母線上,線系一有動靜它就會跟著移動,因此普遍被認為是魚訊反應最敏感、直接的釣組。

二、遊動式釣組--相對於前項的將浮標位置固定住,所謂遊動式釣組,就是允許丹錐在母線上有一段自由上下活動的空間,而依此活動空間之不同,還可有全遊動與半遊動的分野。

半遊動也者,就是把丹錐浮標的活動範圍用上下兩個線擋拘束起來(其間距離可為幾公分到四、五噚左右),用以搜尋釣棚深度在三噚到五、六噚(約 五公尺 到九、 十公尺 )之間的水域;全遊動則是丹錐完全不受線擋限制範圍(指浮標上方而言)的組合方式,但這並不表示母線上不能有線擋,而是說浮標上下兩線擋之間的距離比實際垂釣深度大得多,使得丹錐的活動不致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全遊動釣組的攻擊深度並非能夠無限延伸者,相反的,此種裝置法也跟半遊動釣組一樣,通常僅用在釣棚深度約三到六噚之間的環境內,假如你需要把鉤子搞到更深的水域去,那就得採用移動式釣組了。(但在某些極端特殊的情況下會有例外--譬如東引某些超深峭壁釣點,就可能需要以半遊動或全遊動丹錐釣組去釣超過十噚的水域。)

為什麼全遊動釣組也跟半遊動釣組一樣用在不太深的釣棚?這是因為它倆最大的差別在於操作觀念與應付的狀況不同,而非那個上方線擋的位置在哪裡!

看倌有沒有發現:全遊動式釣組的母線是能夠在丹錐中心孔內自由活動的,這就表示當你在操竿控線探尋魚蹤時,釣組的搜索範圍會比較大;而相對的,當魚來咬餌時,牠所感受到的阻力也會比較小!可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全遊動釣組顯然受風浪影響較大,操作不熟練時也比較容易掛底。

反之,半遊動釣組受風浪影響較小(必要時甚至可以加超量咬鉛,使之成為沈式釣法),也比較不易掛底(除非上方線擋位置有誤),但魚隻吃餌時通常需要拉動浮標,故其感受到的阻力會比較大,釣組搜索範圍亦較受限制。

三、移動式釣組--講到這個,我就覺得日本人實在該打 ASS,居然把「遊動」和「移動」兩個容易令人混淆的詞彙,用來稱呼完全不同的兩種釣組,害得國內一狗票大師、名人、高手……通通「失察」,發表出一大堆會錯意、表錯情的「高見」,卻跟其真正精神差了十萬八千里,真是害人不淺啊!

移動式跟遊動式的主要不同點有三個,曰:釣棚深度、浮標型態、鉤子攻擊範圍是也。這三者密切相關、互為因果,搞錯了可就「抬」笑大方矣!

先說釣棚深度,因為遊動式釣組使用的範圍其實並不太深,若是碰上需要快速攻擊 十米 、 十五米 甚至 二十米 以上深層水域的狀況時,該怎麼辦?因此移動式釣組乃應運而生。可是如果延續遊動式釣組的基本架構,採用中通的丹錐浮標來擔負承載釣組重任,那麼當釣組下沈時,釣棚深度越大丹錐在母線上滑動的距離就越長,使得母線與浮標中心孔內壁產生持續的摩擦阻滯,此時萬一釣場上又有潮流的影響,則恐怕經常會釣組漂離了標點,丹錐都還沒就定位吧!

所以移動式釣組的第二個特徵,是以高載重的外掛式長桿狀浮標來代替丹錐。其原因顯而易見:外掛長標只憑一個小環(通常是用一個外加的太空豆)跟母線連接,所以就算深度極大,摩擦力的影響也還算很小,再配合上它自身擁有的較大浮力(相對而言即載重量大),更能夠讓釣組迅速潛入深處,而浮標自己則會快速「往上」爬到母線的上擋豆位置。

然後因為是使用高載重的長標,釣組配重方式就也跟丹錐大不相同了;一般丹錐釣組多使用不只一枚咬鉛,且這些咬鉛的位置都比較平均分佈於整個釣組上,目的是要讓子線容易拉直並打斜,而長標卻多採集中原則,把大部分重量放在一顆離浮標相當遠(相對而言就是離鉤子相當近)的轉環鉛上,以求鉤子迅速下抵預定釣棚、浮標趕快直立起來就定位。

於是移動式釣組的第三個特徵出現了:此種傢俬的子線通常相當短,而且釣鉤的活動範圍被侷限在轉環鉛到子線末端這一小段長度內而已,並不如丹錐釣組那樣,從浮標以下到鉤尖都算其活動範圍。


水中浮標怎麼用?

如果仔細分析,你將發現:人類文明的演進往往遵循一個相同模式,即由簡單、粗糙漸變到精緻、繁複,而後再逐漸回歸到簡約、單純。

水中浮標就是屬於磯釣發展史上比較前段的產物,它主要係用來彌補單純阿波釣組對某些水流或釣場狀況較難掌控的缺憾,以比重大於水但小於鉛的黑檀木為主要製造材料,藉其體積較大(比咬鉛大很多)的優勢增加釣組水阻力,好讓水流將線系推出一個適當的打斜角度。

通常有三種情況會需要用到水中浮標:

一、釣棚太深時--大多數釣者都不曾注意一個事實:即使在地形單純、變化不大的釣場裡面,一道方向與速度都甚穩定的水流,也會出現表層流速較快、底層流得較慢的現象;假如這個釣場又碰巧深度很大、釣棚很深、流勢不太強時,水中浮標就是輔助釣組的重要裝備了。

理由應該很明顯吧!不算強的水流所能作用到咬鉛、轉環、鉤子、子線上的推力必然不會很大,但表層較快的水勢卻會對體積甚大的浮標產生明顯推送效果,於是釣組會變成相當不良的狀態(浮標在前、鉤餌拖在後面);想當然爾,有經驗的釣者此時都會努力操竿控線去修正錯誤,可是又因為釣棚太深,即使帶住母線抑制浮標的移動,子線、鉤子很可能還是不情願往前漂(咬鉛較重時更會如此),故將一部份咬鉛重量換由體積很大的水中浮標來承擔,則整個釣組的殘存浮力狀態並未改變,深層部位的水阻力(或曰乘流性)卻可大大提高,因而能夠達到製造打斜效果的目的。

二、表層與下層流不同向時--這跟前段所講的並不相同,此地說的是當海流出現分層現象,或者潮水受地形影響而發生紊亂的變化時,容易導致浮標和鉤子各走各的,而不幸的是,由於浮標體積遠大於下方所有釣組物件的總和,所以會造成丹錐拖著子線、鉤餌跟隨表面水流漂移,但子線、鉤餌卻因另一種流向的牽扯而亂擺、上揚。

這種時候使用水中浮標,就是為了增加子線以下的穩定性與乘流性,並配合釣者的操控技巧,克服浮標被表層水流帶走的影響,使整副釣組儘量跟著鉤餌的動向運作。

三、風與流不同向時--一般釣者最熟知的水中標用途就是這一種了,可是很多人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用起來荒腔走板,根本發揮不了該有的效能。

上一期曾經提過,因為母線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被風吹動產生位移,使釣組狀態也跟著改變,故風大且方向與水流不同時,常會導致釣餌無法跟誘餌同步行進,甚至發生子線上揚、鉤子離開釣棚的現象。此時加掛水中標當然有助於釣組的穩定與提高乘流性,但釣者卻不能因此就「放牛吃草」,以為有了水中便一切搞定!

理想的作法是儘量壓低竿尖、減少母線在空氣中的份量(收短滯線或設法讓母線沈在水面下),並適時操縱釣竿往順流方向拖帶丹錐浮標,給予釣組運動上必要的協助,使風力的影響降至最低。

看到這裡,相信聰明的看倌都已明瞭:即使用了水中標,也還是要持續操竿控線的,而且因為有了它之後釣組變複雜了,其在水下碰到的變數將更多,故釣者必須很清楚所用的那一顆水中標之特性、用法與使用條件,且操控的技術層次必須更加提高,否則難免會弄巧成拙而被搞得更加迷惑!所以說,雖然這東西解決了某些問題,但也會帶來另一些新的問題。(事實上這問題還跟下一期要談到的「張線技術」有關,請大家別忘了繼續鎖定本系列報導。)

另外在日本釣具廠商的說詞裡,這玩意的機能和性能都要複雜得多,除了上述幾項外,還包括什麼幫助拋投啦、自動晃餌啦、勘查水流啦等等的,不一而足。可是它真的那麼神勇嗎?我的看法剛好相反!這些五花八門的所謂優點,其實都是決定於釣者而非器材的,使用人如果以為掛上水中之後那些優點就會「自動發生」,那事情恐怕將會非常的出乎意料之外!

就拿「自動晃餌」機能來說好了,它其實來自於水流沖刷水中浮標所造成的不規則擺動,這就好像用電風扇吹一條紙帶一樣,紙帶末端必然會劈劈啪啪的亂甩亂飛揚,而這種不規則擺動是非自然的、很難由水面上來控制的,所以說它是優點實在有點
……
再者,一般水中浮標造型多不外乎淚滴狀或倒香菇型,理論上這樣可以提供更佳的「捕捉水流」效果,可是跟目前市售各種丹錐浮標一樣,這些水中標成品也都沒有經過流體力學的詳細檢驗,所以它在水裡的表現可謂都不盡理想(居然還能美其名為具備晃餌機能,小日本真能掰!),使垂釣作業更加困難。

所幸絕大多數使用者都不知道(或沒注意到)此點,所以這些商品也就仍然很快樂的繼續在市場上流通,也許改天我會寫一篇「水中革命」之類的文章,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南極蝦掛餌法

有一本日本釣魚期刊曾發表過一篇大作,名為「南極蝦掛餌法五十種」,並且附上每一種的示意圖、原理及使用時機等等。當我初見那標題時,心裡跟大家一樣吃驚:單單一個南極蝦,竟然就有五十種掛法?我怎麼只會三、五種而已!簡直遜斃了。

可是細讀完全部內容後,我發覺那裡面除了少數幾種以外,實在並沒多少可取之處,換句話說,所謂的「五十種」其實大部分都屬譁眾取寵之作,沒太大實用價值,所以本文將以台灣地區比較適用的幾種方法為標的加以介紹。

一、順鉤法--把蝦尾摘除,鉤尖由其身體末端刺入,順著蝦身自然彎曲弧度往前一直勾到蝦頭部位,使鉤身整個被蝦體包住,而蝦腳收在身軀彎曲弧度的內側。這大概是最普通、最不需要學習的本能式鉤法了,任何人看到南極蝦的樣子應該就知道可以這麼鉤。

此法也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招,在大多數場合(只要流不太急、吃餌不太龜毛、雜魚不太多)都相當合用。

二、背鉤法--跟前條剛好相反,當你摘除蝦尾後,要把鉤尖從其末端逆著蝦身彎曲弧度穿進去,借鉤身形狀硬把蝦體撐得反向彎曲,好讓蝦腳向外突顯出去,形成一副張牙舞爪的樣子。

這種鉤法對付盜餌小魚十分好用,那些伸展於外的鬚腳可以讓小魚忙一陣子,使蝦體本身得以在鉤子上保留較長時間,好讓大傢伙有機會咬到。另外在魚隻食慾不振時也可採本法試試看,尤其是當你發現誘餌打下去後看得見魚影,但牠們卻只吃 A-SA 而不咬釣餌時。

三、單隻直掛法--類似第一或第二種鉤法,但釣鉤並不一直穿刺到蝦頭部,而是衡量鉤柄(綁子線那一段直的部分)長度有多少,在鉤尖進入蝦身該等長度之後就穿出蝦腹或蝦背,並將蝦體推到鉤柄處,使釣餌變成由綁子線處直直掛下來的樣子,鉤尖、鉤腰都顯露於外。

此法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在流水中不易打轉,所以是對付本流釣場或搞放流時的必要手段。當然,其他任何你覺得流太急的情況,也都可以拿出來施展,並且你不必懷疑鉤尖露出一大截是否會影響魚隻就餌,只要流水活絡而你能恰當操竿控線,鮮少有魚不會直接吞鉤的!

四、二匹直掛法--首先仿照前一條的鉤法掛好一隻蝦,然後拿第二隻蝦來,同樣摘除尾扇,再將鉤尖由其腹部刺入,並向尾部穿刺到蝦身將開始彎曲時止;完成後釣餌的樣子應是面對面、腳對腳、頭朝下、感情很好的兩隻蝦子!

這種鉤法也可用在流水裡,同樣有不易打轉的好處,但就算潮流不急,當你想掛不止一隻南極蝦的時候,也不妨如此操作,好讓整個釣餌看起來漂亮又容易入口。

五、多隻混掛法--假如想掛三隻以上的蝦子該怎麼辦?通常在雜魚實在太猖狂時,以及目標魚群很努力吃誘餌卻不大注意釣餌的時候,可採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魚」的方式下竿。方法是第一隻和最後一隻蝦照前條所述去掛,但在這兩隻蝦之間可任意再穿掛若干隻南極蝦,而穿刺的部位大約以蝦身中後段為原則。

想當然爾,如此掛出來的釣餌必然不會很漂亮,反正是一坨蝦就對了!並且這種掛法也不適合用在急流裡,否則你只要一牽線帶住浮標,釣組必然就會開始拼命打轉。

六、掐頭去尾法--大多數釣客都會怕蝦子太小魚看不到,所以儘量找 LL 甚至 3L 級的當釣餌,但就是有少數 PRO 桑嫌餌太大魚吞不下,因此出現頭尾都摘除、只用蝦身的掛法。

一般說來,把南極蝦支解成此種模樣之後,也只剩下第一條那個順鉤法可以用了,不過會採這掛法的人多半並不在乎這一點,反而比較講究另一件事:鉤子要小一點才好用!

七、剝殼掛法--此法就更猛了,不但掐頭去尾,還連蝦殼也都剝掉才掛上鉤子,真有點吹毛求疵。為什麼要這樣搞?據說當魚兒就餌真的很龜毛時,唯有讓牠們吃得嘴裡沒有任何不舒服感覺,才能騙到好收穫。

跟前一項不同的是,剝殼蝦不見得只適用順鉤法,反而是多隻混掛法更恰當,因為一隻南極蝦經掐頭、去尾、剝殼之後,實在也沒剩下多少東西了!

八、頭部入鉤法--前述各種掛餌法大抵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鉤尖由蝦體尾端進入;這一項卻剛好相反,它是將鉤子從蝦頭戳進去,然後朝尾巴的方向挺進,直到蝦頭頂到鉤柄綁子線處為止。

為什麼要這樣掛?據說如此餌才比較不容易掉。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採前述順鉤法或背鉤法時,釣餌放入水裡打滾一陣子之後,蝦頭就都顯得搖搖欲墜,幾乎要與身體分家了,而這一掛法卻可改善該現象,使釣餌經常保持良好的外觀。(不過我必須先聲明:本人試用的結論是「沒什麼差別」!)

不曉得有沒有人會問:為什麼掛鉤之前要先把南極蝦的尾部摘除?是為了方便鉤尖刺入嗎?

那只是次要理由,真正原因是蝦尾外觀呈扇狀,在水流中特別容易造成釣餌打轉現象,而正常的、自然的食物在水中是不會亂轉的,是故必須予以拿掉,以免聰明的大物拒絕上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ives5800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